隐形门追求“无缝衔接”的极简效果,但门缝过大直接“露馅”!合页类型是关键,选错导致门缝宽、开关卡顿,甚至门体变形。掌握3种主流合页的特点,轻松实现“严丝合缝”!
1. 普通平开合页:门缝难控,慎选!
原理:传统铰链式合页,靠转轴实现开关,需在门框预留3-5mm缝隙。
缺点:
门缝宽度依赖工人安装精度,易出现“上窄下宽”或“一边大一边小”;
无缓冲功能,关门冲击力大,长期使用易导致门框变形,缝隙越来越大。
适用场景:预算极低且对美观度要求不高的区域(如储物间)。
2. 液压缓冲合页:自动校准,门缝更均匀
原理:内置液压阻尼,开关门时自动缓冲,减少冲击力,同时通过弹簧调节门缝。
优势:
门缝可微调至1-2mm(普通合页需≥3mm),隐形效果更佳;
缓冲功能保护门框,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缝隙扩大。
注意:需选择“三维可调”型号(可调上下、左右、前后),安装时用水平仪校准,确保门缝四周均匀。
3. 隐形暗铰链:门缝最小,但安装要求高
原理:嵌入式合页,全部隐藏在门框和门体内,仅靠转轴连接,视觉上“无合页”。
优势:
门缝可压缩至0.5-1mm(接近“无缝”),适合极简风格;
承重力强(单只可承重50kg以上),适合大尺寸隐形门。
缺点:
需在门框和门体开槽,工艺复杂,人工费高50%-100%;
对墙体垂直度要求极高(误差需≤1mm),否则易卡顿。
Tips:验收时用A4纸测试门缝,能轻松插入但无晃动即为合格!若追求极致隐形,优先选液压缓冲合页或暗铰链,普通合页仅作为备用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