拱形门颜值高但易开裂?核心在基层稳定性!对比木工板打底与石膏板直接弯曲两种工艺,帮你选对方法,一次成型不返工!
1. 木工板打底:结构稳但易“显胖”
工艺原理:用木工板(如欧松板)切割出拱形骨架,固定在门洞两侧,再覆盖石膏板。
稳定性优势:
木工板强度高,抗变形能力强,尤其适合跨度>80cm的大拱门;
骨架结构可调节弧度,施工误差可控,后期不易开裂。
缺点:
木工板厚度约1.2-1.8cm,叠加石膏板后门洞变“粗”,显笨重;
工艺复杂,需木工精准切割弧形骨架,人工费高30%-50%。
2. 石膏板直接弯曲:轻薄但考验技术
工艺原理:选用12mm厚耐水石膏板,通过“湿水软化+龙骨固定”直接弯曲成拱形。
稳定性关键:
石膏板需充分湿水(用喷壶均匀喷洒背面),软化后弯曲,干燥后定型;
必须搭配细木工龙骨(间距≤15cm)固定,避免回弹变形。
缺点:
跨度>60cm时易开裂,需在拱顶、拱脚加镀锌钢板加固;
对工人技术要求高,湿水不足易折断,过度湿水会发霉。
3. 选材与施工避坑
小拱门(跨度≤60cm):优先选石膏板弯曲,轻薄显精致;
大拱门(跨度>80cm):必须用木工板打底,结构更稳;
通用技巧:无论哪种工艺,拱形两侧需用角钢加固门洞,防止后期沉降变形;施工后阴角处挂耐碱玻纤网,再刮腻子,防开裂效果翻倍!
Tips:验收时用靠尺检查拱形弧度是否流畅,缝隙处用手电筒照射,无透光即为合格!